建筑行业金融需求旺盛,且金融资源获取强者恒强,弱者趋弱的趋势没有根本改变,建筑企业面临的“应收难、确权难、资金错配”三难困境,在中小建筑企业表现尤为突出。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背景下,供应链金融能较好地解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融资难题,支持中小企业融资。近些年,政策支持与技术进步为供应链金融发展带来重要变革,随着行业领先者不断变革与创新实践,推出了以中企云链“云信”为代表的“信单链”1.0版,基于核心企业确权的供应链金融产品;建筑核心企业、金融机构和第三方供应链平台共同推出的2.0版,基于核心企业交易信用非确权的场景供应链金融产品;未来将推出基于建筑核心企业合约现金流精溢管理的3.0版,主动确权的数字供应链金融产品。从1.0—3,0版供应链金融产品的迭代更新,极大缓解了建筑行业资金紧张与突破融资困局。
从行业本质特征理解风险可控性,分类识别中小建筑企业合约的三类业主才是银行必须更加关注的风险点,继而对于中小建筑承包商不应主动放弃,而要从中小建筑企业订单和项目的前端去识别业务真实性与分析比较第一还款来源保证性,项目准入与主体准入同时考虑,择优选择重点支持。
综上,在理解了行业风险与企业规模大小的内在联系后,并不是完全离开核心企业而独立构建中小建筑企业的授信风控逻辑,需要从过去的银行判断中小建筑企业与核心企业交易时授信的强关联,构建风险可控的弱关联关系。即建立中小建筑企业基于建筑核心企业交易订单识别的风控评价体系,构建中小建筑企业主体授信提升与核心企业授信等级弱关联风控模型。
四、供应链金融产品的发展更新
(一)供应链金融创新实践与挑战
1.行业领先者探路
2015年中企云链创建并推出核心产品“云信”,但随着供应链金融市场新形态、新业态的不断涌现,像“云信”这种确权“信单链”产品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为适应用户需求变化,中企云链从2018年起就开始重点做场景金融的布局,自主研发搭建了工程机械产业数字化管控平台,推出“云链云租”产品。2022年中企云链“云信”作为“先行者”,依然蓬勃发展,处于“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的位置,逆势前行,实现了年度盈利。截至2023年4月,累计注册企业用户数超27万家,确权超1万亿元,保理融资超7000亿元,累计交易超30000亿元,其中建筑企业交易量与融资规模占比达到70%以上。
中企云链作为第三方供应链平台行业领先者的探索之路,极大推动了银行传统票据产品的变革,建设银行“建信通”、工商银行“工银e信”等各大银行机构先后复制推出了基于核心企业确权的普惠金融产品,推动了供应链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
2.建筑央企的积极跟进
建筑央企保理公司作为集团产融结合创新平台,承担着优化集团资产结构和盘活集团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服务职责。近年来,依托强大的股东背景和产业资源,在业务开展、资金融通、产品设计、服务创新方面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并持续保持创新发展态势。中交保理于2022年创立,注册资本20亿元,至2022年末开业不足一年,推出的“中交E信”产品开票规模突破100亿元,打出品牌高起点;中电建保理在传统保理业务稳步增长的同时,发行市场首单“信用模式”企业资产供应链资产证券化产品,弱化了传统增信模式,实现了资产证券化产品本质回归,并积极探索集团资产公募REITs和类REITs发行推动工作;北京能建保理是注册在北京朝阳区的首家保理公司,利用与中国化学股权关系,两家集团保理公司协同作战,大力拓展业务空间,实现彼此助推发展格局;中铁建保理是行业内第一家推出“铁建银信”产品的建筑央企保理公司,累计投放4000亿元,近期申报的160亿元“中铁建商业保理ABS项目”,已在上交所公司债券项目信息平台成功受理,开创了央企保理公司集合受理ABS资产证券化规模第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