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决定》,对第三十六条第一款进行了修改,除设置会计机构或在有关机构中设置会计岗位、委托经批准设立的代理记账机构外,允许以国务院财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方式组织会计工作。
本条修改主动顺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新变化,突出问题导向,坚持守正创新,对会计改革与发展实践过程中成熟的经验做法进行总结,固化上升为法律,健全完善了会计工作组织方式,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升财会监督效能。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健全完善新时代会计工作组织方式的重要意义
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的第一部会计法,即明确了设置会计机构或在有关机构中设置会计人员的会计工作组织方式,在规范会计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当前,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会计工作面临机遇和挑战,有必要健全完善新时代会计工作组织方式,推动会计工作更好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决定》,对第三十六条第一款进行了修改,除设置会计机构或在有关机构中设置会计岗位、委托经批准设立的代理记账机构外,允许以国务院财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方式组织会计工作。
本条修改主动顺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新变化,突出问题导向,坚持守正创新,对会计改革与发展实践过程中成熟的经验做法进行总结,固化上升为法律,健全完善了会计工作组织方式,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升财会监督效能。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健全完善新时代会计工作组织方式的重要意义
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的第一部会计法,即明确了设置会计机构或在有关机构中设置会计人员的会计工作组织方式,在规范会计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当前,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会计工作面临机遇和挑战,有必要健全完善新时代会计工作组织方式,推动会计工作更好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健全完善新时代会计工作组织方式是顺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新变化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是创新驱动。当前,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推动下,新质生产力正迎来突破性发展时期,新的创新组织模式和科技创新范式加速变革。比如,依托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信息技术而产生的新型商业模式,企业集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投资基金等不同类型的组织形式,国库集中支付、政府综合财务报告、政府采购等财税体制改革方式等。这些都深刻影响着会计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会计工作在职能范围、处理流程、工具手段等方面发生重大变化,会计工作组织方式需要相应拓展创新。健全完善新时代会计工作组织方式,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会计工作转型升级的有力支撑。
(二)健全完善新时代会计工作组织方式是有效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意味着经济发展质量的高水平状态和最优状态,离不开高效率的资源配置,离不开高质量的会计信息。目前,基层单位会计人才有限、专业能力薄弱、内部管理欠缺、核算标准不统一等堵点难点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会计改革与发展的进程。健全完善新时代会计工作组织方式,赋予单位自主管理权限,允许根据业务实际需要选择最优的方式开展会计工作,有利于更好发挥新阶段新技术条件下会计工作的专业化、规模化、高效化优势,在促进单位降本增效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会计信息质量。这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充分反映行业发展需求的直接体现,有助于发挥会计服务宏观经济管理和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推动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