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教育报名
点击修改报名信息&补充上传凭证

  (三)健全完善新时代会计工作组织方式是持续提升财会监督效能的有力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加强财会监督、严肃财经纪律作出重要指示批示。2023年2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单位内部监督、强化财经纪律刚性约束。健全完善新时代会计工作组织方式,建立权责清晰、约束有力的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和内部控制体系,通过对资金资产的集中统一管理,持续加强对本单位经济业务、会计行为、财务管理、公权力行使等的监督和制约,能够有助于推动防范财务造假、债务风险、廉政风险等突出问题,有利于进一步提升财会监督工作质效,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

  二、立足实践,准确把握新时代会计工作组织方式的创新变革

  实务工作中,为科学、合理地组织会计工作,单位会结合自身业务发展规模、会计工作复杂程度、机构人员设置要求、信息化建设应用等多方面情况,决定选择适合的会计工作组织方式。

  目前,会计工作的组织方式形式多样,多数行政事业单位、大中型企业、社会团体等单位,都设置了专门负责办理本单位会计业务事项的会计机构,如财务部(处、科、股)、会计部、计财部、财会部等;部分体量较小的单位,受机构编制或业务规模所限,往往选择将会计业务事项并入其他职能部门,相应配备会计人员并指定会计主管人员,或者委托经批准设立的中介机构进行代理记账。

  此外,也有一些单位为了满足新时代深化改革、转型升级的政策要求和实践需要,积极探索出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行政事业单位集中核算、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等新型会计工作组织方式。

  (一)企业集团的财务共享服务模式。

  一是大型企业集团面临管理难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不少大型企业已逐渐成长为综合性的企业集团。随着全球化、区域化经营脚步的加快,企业集团规模不断发展壮大,分子公司日益增多,分散式的组织形式造成规模不经济、管理成本居高不下、集团管控难度大、政策执行力差、机构员工冗杂等系列问题。二是企业集团大力推动财务共享服务变革。为解决上述问题,企业集团以财会工作为基础,上下整合集团总部及各级分子公司的财会业务,左右联通业务、财会、人事、信息管理等职能部门,形成了财务共享服务的管理模式。财务共享服务的核心内容,是企业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建立运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通过统一报销流程、会计核算、预算编制等财务标准,将分散于下属分子公司重复性高、易于标准化的财会业务进行流程再造,交由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统一集中核算处理。同时,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作为连接前台和后台的中枢管理系统,推动对企业多部门、各业务、全流程的一体化管理。三是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成效显著。近年来,设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已成为大型企业集团的普遍现象,有力提升了企业治理现代化水平。一方面,提升了内部管理效能。重塑企业内部各项业务管理流程,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集中产生标准统一的结构化数据,将财务延伸到企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推动业财税深度融合,有效辅助企业开展风险管控、战略决策、融资管理等活动,实现由会计核算向价值管理、由职能管理向协同共享、由事后监督向源头治理的转变;另一方面,节约了运营成本。集中会计核算和电子化报销入账归档,大大节约了人工、打印、系统等管理运营成本,解决了重复投入和效率低下问题,促进企业释放更多人力物力投入到产品研发、生产制造、决策支持等高附加值工作之中。

*请扫码登录金山办公后按表上要求填写信息
培训资料网盘下载
结业记录查询
更多培训功能
培训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