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会计学术委员会每日速递
2022年8月12日 星期五
【宏观视野】
没有民营房企和市场,就没有北上广深
去年以来,多家民营房企陆续出险。国盛证券研报显示,去年下半年至今出险房企数量共计30家,其中国企、民企、混合所有制企业分别为0、29、1家,即96.7%为纯民企。出险的同时,各规模阶段的民企都缩小了拿地力度,将"保现金流"作为第一要务,央国企则成为了土地市场的常客。市场关于"以后将是国企的天下"的讨论越来越多。8月9日,社科院大学城乡建设经济系教授陈淮出席2022博鳌房地产论坛时对上述观点进行了反驳,"以后是不是国企的天下,这个问题没什么道理。"在陈淮看来,房地产是一个市场化的行业,"早就有人提议,既然开发商挣钱,国家就成立一个大开发商公司,把钱都赚到国家手里,干嘛让他们赚私钱?"言下之意在于,国家与市场并不鼓励国企占领市场。
【金融资讯】
任泽平:是该出手稳楼市了
从各方面形势来看,房地产到了出手的临界点,在坚持“房住不炒”的前提下,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当前关键是三大任务:稳楼市、保交楼和房企重组,通过放松前期偏紧的调控政策支持刚需和改善型需求,通过压实地方主体责任建立房地产纾困基金并配套金融工具支持保交楼保稳定,通过支持优质房企尤其民营房企并配套AMC等进行行业内并购重组。作为国民经济第一大支柱行业,房地产稳则经济稳。相信经过长短结合的措施,加上以“城市群战略、人地挂钩、金融稳定、房地产税”为主的二次房改,中国房地产市场有望实现软着陆。1、稳增长是当前首要任务,稳楼市必要性和紧迫性上升7月28日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要稳定房地产市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压实地方政府责任,保交楼、稳民生。
地产哑火,它却爆火!曾被地产“绑架”的万亿市场,靠啥逆袭?
在人们印象中,地产和家居一直是紧密相连的关系。但是,这两年地产低迷,家居行业的日子过得却并不坏。不论是做传统家居生意的欧派、慕思等,还是做家居卖场生意的企业,营收和净利润的增长都很可观。包括价格不菲的智能家居,现在也日益流行。例如一个小小的智能门锁,少则几百多则数千,在生活中居然也变得司空见惯。
【地产要闻】
环京楼市房价腰斩,有北漂客逃离:“等燕郊回暖就卖房”
8日晚间,看到微信朋友圈传出“廊坊全面取消限购限售”的消息,在燕郊扎根数年后却带着孩子回到黑龙江老家的王平心里并没有太大波澜。燕郊,隶属于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与北京通州隔河相望,距离北京国贸也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