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会计学术委员会每日速递
【宏观视野】
在全球多个经济体通胀率创40年来新高的背景下,中国最新公布的物价数据呈现鲜明反差。国家统计局9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1%,比上月回落0.7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由上月上涨0.9%转为下降1.3%。分析认为,中国物价运行保持总体稳定,通胀压力减轻。但CPI、PPI同比涨幅双双回落,亦让市场出现对通缩的担忧。菜价下跌抵消猪肉价格上涨。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分析称,10月份CPI同比较快下行,除上年同期基数抬高外,主要源于当月蔬菜价格下跌,抵消了猪肉价格上涨带来的影响,拉低食品CPI涨幅。官方数据显示,10月份CPI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7.0%,涨幅比上月回落1.8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1.26个百分点。食品中,鲜菜价格由上月上涨12.1%转为下降8.1%;鲜果价格上涨12.6%,涨幅比上月回落5.2个百分点;猪肉价格上涨51.8%,涨幅比上月扩大15.8个百分点。
【金融资讯】
11月9日,《财经》年度对话在京举办。原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监事长胡浩在会上表示,未来民营经济、公有经济还是伴生伴荣、共进共退。连续十年,民营投资在整个国家投资中间占55%。刚刚国家发改委又专门发了一个文件,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国家的102个项目允许民营资本参入。“千万不要听社会上个别人说,我们要搞公私合营了,要搞社会民营资本,中国的市场化改革潮流不可逆。”
财政部部长刘昆日前在《党的二十大报告辅导读本》中撰写题为《健全现代预算制度》的文章。其中提到,增强财政可持续能力,筑牢风险防范制度机制。在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方面,刘昆表示,坚持高压监管,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妥善化解存量,逐步实现地方政府债务按统一规则合并监管。加大违法违规举债查处力度,完善问责闭环管理和集中公开机制。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治理,打破政府兜底预期。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这表明对地方债风险防范仍采取严肃监管和严厉问责的态度,同时从监管技术、问责方式上作了更细致具体的安排,目的就是防止财政在对冲经济社会风险过程中自身风险的明显扩大,也为未来面临更大不确定时腾出政策空间。此次“合并监管”是官方层面首次公开提出。中国财政预算绩效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张依群分析认为,这或指向隐性债和显性债的逐步统一,遏制隐性债增长难以控制问题,实行债务全面显性化管理,全面接受人大和社会监督。记者发现,已经有地方在“合并监管”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比如,此前陕西多地在公开信息中提到,要高质高效完成隐性债务试点的工作任务,推动实现法定债务和隐性债务合并监管。
【地产要闻】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几年前,房地产还是一夜暴富的香饽饽,如今之于很多企业,却成为了食之无肉的鸡肋。去年以来,中国房地产行业进入深入调整期,国内房企们接连暴雷,谁都无法猜到这颗雷明天会落到谁头上。行业高速扩张累积的债务,到了偿还的时候。楼市进入下半场,“去地产化”成为不少房企、涉房企业趋利避害的标准动作。可剥离之后,企业靠什么活呢?纷纷“退房”。前几天,因为佳源系爽约,贵州前首富罗玉平剥离房地产业务的计划再受重挫。按照他的设想,甩掉这个包袱之后,他的中天金融将彻底变成一家金融企业。这些年,中国房地产行业发生了深刻变化,特别是在房住不炒政策影响下,去化放缓加之融资端口收紧,房企资金来源的两大命门被死死扼住,生存环境日益残酷。一部分房企偿债压力大,彻底躺平;一部分房企则在化解债务中艰难续命。据中指院数据,今年前10个月,TOP50房企销售规模合计4.91万亿元,同比降幅41.4%;TOP100房企销售规模合计6.1万亿元,同比降幅43.4%。在TOP50房企中,有27家销售降幅超30%,16家销售降幅超过50%。17家房企,从千亿俱乐部中消失,其中,就包括中国恒大、阳光城、富力地产等。一夜之间,房地产业务从香饽饽变成鸡肋,行业景气度陡降,房企们陷入连环暴雷,没有谁可以轻易逃离。
民营房企融资得到了监管层的进一步力挺。11月8日晚间,交易商协会发文称,在央行的支持和指导下,协会将继续推进并扩大民营企业债券融资工具(“第二支箭”),支持包括房企在内的民营企业发债融资。预计可支持2500亿民营企业债券融资,后续也会视情况进一步扩容。具体来说,是由央行再贷款提供资金支持,委托专业机构在市场化、法制化原则下,通过担保增信、创设信用风险缓释凭证、直接购买债券等方式对民企进行支持。也就是说,在继续支持民营房企发债的基础上,央行甚至会直接下场,拿钱给机构来购买房企债券。这表明了监管机构对于修复民营房企信用的信心、决心。市场对此积极反应,11月9日,房地产板块放量大涨,旭辉、龙光、新城发展和碧桂园等在香港上市的房企股价涨幅一度超20%,A股市场上阳光城、金科股份和中南建设涨停;地产债券也掀起临停潮,包括碧桂园、金地和龙湖在内的房企,旗下多只债券大涨,触发临停。有机构人士认为,相比过去一段时间里支持民营房企发债的表态、动作,直接购买债券的方式无疑是最刺激投资者情绪的一项,这表明监管机构意识到目前地产债券波动对市场的影响,接下来会在债券市场上率先出手稳信心。
【各地动态】
恒大的债权人开始动手了。11月6日晚间,“躺平”许久的中国恒大(03333.HK,以下简称恒大)突然发布公告。公告称,恒大一块位于中国香港元朗拟用于住宅的未开发土地已被资产接管人出售,出售价格约6.369亿美元,预计亏损达到高于售价的7.7亿美元。公告解释称,恒大此次出售所得款将用于偿还恒大在该项目的财务义务。据资料显示,恒大香港元朗项目的资产接管人,是美国不良资产管理企业橡树资本。该地块为位于香港元朗的和生围项目,是恒大集团在2019年以47.5亿港元从恒基地产手中购入。根据规定,恒大方面需要先更改规划,再更改地契、补地价后,才可申请发展。恒大在该项目的前期投入不菲。在补完地价之后,恒大在该项目的总成本已超过89亿港元。有媒体观点称,恒大目前处于风雨飘摇中,前面的债务重组仍未取得积极进展,现在不少债权人通过处置质押物来挽回损失,恒大最大的问题是还有多少资产可以出售?
受疫情影响,暂时无法按时还贷的企业和市民也无需心慌。记者今天获悉,郑州多家银行出台了针对企业和个人住房按揭的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加强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及社会民生的金融支持,以实现保市场主体稳就业的帮扶效果。郑州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现有的延期政策,郑州银行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货车司机贷款及受疫情影响的个人住房与消费贷款等实施延期还本付息,应延尽延,单次最长给予6个月(180天)的宽限时间。延期期间,不计收罚息复利,不算逾期并进行征信保护。如延期到期后客户受疫情影响依然无还款能力,将根据客户情况再次进行延期,给予客户最大程度上的保护。各行出台的延期还贷政策,不乏温情和人性。交通银行河南分行普惠部产品经理朱建莹表示,针对受疫情影响的地区,总行出台了延期还本付息政策,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申报,审核通过后即可享受政策,流程很快,最高可延长6个月。他表示,近段时间,每天都会接到申请,他和同事们也会第一时间完成上报。
【海外风向】
中新经纬11月10日电 美东时间周三,美股三大股指低开低走,止步三日连涨。道指跌646.89点,跌幅为1.95%,报32513.94点;纳指跌263.02点,跌幅为2.48%,报10353.18点;标普500指数跌79.54点,跌幅为2.08%,报3748.57点。大型科技股多数下跌,苹果跌3.32%,亚马逊跌4.27%,奈飞跌3.34%,谷歌跌1.78%,脸书涨5.18%,微软跌1.91%。
银行股全线走低,摩根大通跌1.38%,高盛跌0.7%,花旗跌1.73%,摩根士丹利跌2.11%,美国银行跌1.64%,富国银行跌2.56%。能源股表现疲软,埃克森美孚跌4.42%,雪佛龙跌3.95%,康菲石油跌6.83%,斯伦贝谢跌2.89%,西方石油跌9.21%。中概股普遍下跌,金太阳教育跌51.58%,华迪国际跌33.31%,万国数据跌12.54%,哔哩哔哩跌12.02%,每日优鲜跌11.97%,雾芯科技跌11.33%,爱奇艺跌11.01%,BOSS直聘跌9.95%,诺亚财富跌9.59%;涨幅方面,泰和诚医疗涨8.02%,四季教育涨6.81%。中概新能源汽车股全线走低,蔚来汽车跌12.12%,小鹏汽车跌14.71%,理想汽车跌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