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教育报名
点击修改报名信息&补充上传凭证

  山东省财政厅PPP管理中心负责人唐宁认为,PPP绩效管理政策对推进PPP在新形势下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制度遵循。山东将紧紧围绕该绩效管理指引及相关文件,着力推动PPP项目绩效管理标准科学、程序规范、方法合理、评价客观、举证公平、结果可信,不断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和效率,切实维护合作各方合法权益,保障PPP模式在山东行稳致远。

  云南省PPP中心主任杨捷认为,PPP绩效管理政策为PPP项目绩效评价和管理工作提出了规范要求和具体指导,有利于提高财政资金的精准和效益,发挥更积极的财政政策作用,充分体现PPP按效付费、风险共担的初心,对于促进PPP项目规范高质运行,不断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和效率,推进PPP规范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上海市财政局金融处副处长纪鑫华认为,PPP模式始终强调按效付费,是财政资金加力提效的重要手段。PPP绩效管理政策进一步明确了PPP项目全生命周期内在目标设定、监控评价和按效付费等各环节的绩效管理要求,细化了评价流程、规范了指标体系、夯实了管理基础,将有利于PPP模式体制机制优势的充分发挥。

  除了地方政府外,PPP市场中的各咨询机构纷纷表示PPP绩效管理政策实现了PPP激励相容和按效付费的精髓,是完成PPP项目“服务生产-产出物交付与验收-按效付费”基本循环的重要内容。

  北京中泽融信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赵仕坤认为,PPP绩效管理政策具有真正的实操指导作用,对我国PPP事业的行稳致远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通过PPP绩效管理,真正实现产出与绩效挂钩,切实做到按效付费,进而推动公共服务提质增效。

  济邦咨询公司董事长张燎分析,PPP绩效管理政策首次对这一管理过程做了规范。张燎认为,正确的理解和操作是:PPP项目绩效管理必须以PPP合同条款为载体,以约定绩效指标为准据,及时考核达效付(收)费,实现PPP监管的针对性和轻量化。

  北京市中伦(上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周兰萍坦言:“作为PPP项目的核心内容,一直以来绩效考核都是项目参与各方关注的重点,也是实操中的难点。PPP绩效管理政策强调了对于PPP项目全生命周期内绩效目标的管理和评价,从绩效目标和指标管理、绩效监控、绩效评价到结果应用全方位建立了完整的PPP绩效考核体系,有利于PPP项目的整体规范,也可避免实践中因缺少实施细则而导致的争议。”

  中央财经大学PPP治理研究院院长曹富国总结了PPP绩效管理政策出台的背景和意义。他表示,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和政府和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改革都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里程碑式改革,其中后者的一个典型特征是“按效付费”,因而是前者的先行军和试验田。PPP项目绩效管理指引的发布,将这两项重大改革进一步有效结合起来,对进一步推动我国全面高质量发展和法治进步有深远的重大。

*请扫码登录金山办公后按表上要求填写信息
培训资料网盘下载
结业记录查询
更多培训功能
培训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