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教育报名
点击修改报名信息&补充上传凭证

  (四)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

  改革开放后,我国建筑业依靠低人力成本和高工程质量,开始打入国际建筑市场,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初步打开了局面。到1988年,我国与世界125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业务,1976年—1988年累计签约金额106亿美元,完成营业额61亿美元。2013年以来,在“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下,建筑业加快“走出去”的步伐,我国已同18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据商务部统计,2023年,我国对外承包业务新签合同额18639亿元人民币(以美元计为2645亿美元),完成营业额11339亿元人民币(以美元计为1609亿美元)。中国建筑业企业国际排名攀升,据《工程新闻纪录》(ENR)发布的国际承包商250强榜单,2023年度81家中国企业上榜,上榜企业数量和国际业务总额均居全球首位。我国建筑业企业积极拓展海外业务,深度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重大项目建设,陆续建成了中缅油气管道、蒙内铁路、柬埔寨斯登特朗—格罗奇马湄公河大桥、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站等项目,“中国建造”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

  (五)绿色建筑快速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绿色建筑快速发展,建筑节能改造有序推进。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数据,截至2022年底,全国累计建成绿色建筑面积超110亿平方米,累计建成节能建筑面积超过303亿平方米,节能建筑占城镇民用建筑面积比例超过64%;全国城镇完成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面积超过18亿平方米,为减少碳排放,逐步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三、城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建设成就惠及民生

  新中国成立以来,建筑业完成了一系列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建设工程,极大地改善了城乡居民出行、通讯、教育、医疗条件和居住环境。

  (一)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我国建筑业持续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民生基础设施。2023年末,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5.9万公里,比1949年末增加13.7万公里,其中高铁营业里程达到4.5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里程三分之二以上;公路里程543.7万公里,增加535.6万公里。建成定期航班通航机场259个,比1984年增加171个。信息基础设施基本普及,截至2023年末,全国光缆线路长度6432万公里,比1997年增长114.5倍。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2023年我国累计建成移动电话基站达1162万个,其中5G基站338万个,5G网络已覆盖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及重点县市。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数据,截至2022年末,全国城市供水管道长度110.3万公里,比1978年末增加106.7万公里;燃气供气管道99.0万公里,增加98.5万公里;排水管道91.4万公里,增加89.4万公里;建成污水处理厂2894座,增加2857座。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完备、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不断完善。

*请扫码登录金山办公后按表上要求填写信息
培训资料网盘下载
结业记录查询
更多培训功能
培训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