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的《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决定》,对第十条和第二十五条会计核算的有关规定进行了整合,删除了第二十条公司、企业会计核算的有关规定,强调企业要严格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更加凸显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刚性约束。本次修订是顺应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有利于推动企业会计准则制度在各单位落地实施、全面提升企业会计信息质量。
一、深刻认识新时代企业会计准则制度建设实施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新使命
企业会计准则是企业开展会计活动、生成会计信息的基本依据,是经济社会管理的重要基础规则,是国际国内资本市场通用的商业规则和技术语言。在当前我国经济深入融合全球经济以及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要坚持系统谋划、加强顶层设计,扎实开展企业会计准则建设实施工作,不断开创企业会计准则建设实施工作新局面,实现企业会计准则建设实施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提升企业会计信息质量。
(三)加强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工作,持续提高企业会计准则实施质量。一是充分发挥准则实施机制作用。定期召开企业会计准则技术联络小组会议、准则实施联席会议,与有关监管部门以及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等实务界,就准则实施和监管中的有关会计问题充分讨论,协调监管立场和实务观点,共同推动准则高质量实施。二是加大准则指导工作力度,回应市场关切。针对实务中普遍性和代表性的问题,及时研究形成应用案例、实施问答、政策解读等,对实务关心的问题进行统一指导。截至目前,财政部已发布36个应用案例、79个实施问答。三是会同有关监管部门联合发布年报工作通知,加强企业年报工作指导。持续完善企业年报通知提示机制,会同国务院国资委、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以发布年报工作通知的形式,对实务中应当关注的重点和风险点进行提示,提高年报工作质量。四是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准则实施效果。联合相关单位举办准则实施线上培训,针对收入、金融工具、资产减值、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等进行专题培训,一竿子插到底,受众面广,反响良好。
(四)坚持服务大局,发挥会计准则制度的基础作用。一是研究发布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的重大决策部署,持续跟踪数据资源业务发展,创新研究相关会计问题,研究发布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规定,规范数据资源会计处理,强化信息披露,服务数字经济发展。二是制定发布重点行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先后制定发布石油石化、煤炭、电网、油气管网等行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规范行业产品成本核算,推动企业会计准则制度在重点行业的有效实施,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三是制定发布配合国家大政方针的配套会计制度。贯彻落实国家“三去一降一补”、深化国企改革、营改增、加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开展碳排放交易、规范资产管理行业发展等有关精神,研究制定规范“三去一降一补”、企业破产清算、增值税相关会计处理规定、知识产权会计信息披露规定、碳排放权交易会计处理规定、资产管理产品相关会计处理规定等,服务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需要。
三、贯彻落实会计法,财政部门加强引领、坚持协同发力,共同提升企业会计信息质量
财政部将贯彻落实新会计法的有关要求,主动作为、加强引领,优化企业会计准则闭环机制,持续完善企业会计准则制度体系,不断加大企业会计准则实施指导力度,同时,与实务界、监管机构、其他社会各界协同发力,共同推动企业会计准则制度的有效实施,提升企业会计信息质量。
(一)财政部门要强化企业会计准则体系闭环工作机制,推动企业会计准则高质量建设实施。财政部通过企业会计准则体系闭环工作机制,会同各方建立健全并拓展企业会计准则实施、监管中的问题收集渠道,细化问题解决路径,提高问题解决的针对性、适用性,及时完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强宣传培训,引导社会有关方面重视和支持会计工作;要加强与同级相关业务主管部门的沟通与协调,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推动辖区内有关企业贯彻实施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督促指导;要加大调查研究力度,强化“上传下达”功能,协力推进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建设和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