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全党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之际,《二十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出版了。这部文献集真实记录了党的二十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伟大历史进程。为帮助读者了解这本书的基本情况,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负责人。
本书收入的习近平总书记《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等文献,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党中央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采取的一系列重大举措。
记者: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请您结合书中所收文献,谈谈如何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
答: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本书选收的习近平总书记《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当前经济工作的几个重大问题》等文献,对此作了反映。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等战略任务落实到位,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考核评价体系,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打牢基础。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立足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统筹发展和安全作出的战略决策,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观念,着力破除制约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不断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质生产力概念并作出深刻阐述,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记者: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请您结合书中文献,谈谈党的二十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作出的重大部署。
答: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教育科技人才单独成章进行布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具有内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撑性,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一体统筹推进,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第一竞争力。在本书选收的《加强基础研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一文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要强化基础研究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深化基础研究体制机制改革,建设基础研究高水平支撑平台,加强基础研究人才队伍建设,广泛开展基础研究国际合作,塑造有利于基础研究的创新生态,推动基础研究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