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全党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之际,《二十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出版了。这部文献集真实记录了党的二十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伟大历史进程。为帮助读者了解这本书的基本情况,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负责人。
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是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部署。本书选收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开展这次主题教育,总要求是“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根本任务是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努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本书选收的《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的意见》等文献,对开展好主题教育作出具体部署,就建立健全有关长效机制提出明确要求。
记者: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请您结合书中文献,谈谈如何认识党的二十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丰富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所作的原创性贡献。
答: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阐明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党的二十大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持续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内涵和本质的认识。
本书收入的《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是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2月7日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上讲话的主要部分。这篇重要文献是全文首次公开发表。讲话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人民长期探索和实践的重大成果,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鲜明特色,即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为全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现代化模式,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正确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战略与策略、守正与创新、效率与公平、活力与秩序、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等一系列重大关系。这篇重要文献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所作的深刻阐述,是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极大丰富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