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报名继续教育

四、地方政府专项债审计。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2023年,审计署重点关注重大财政政策落实.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范化解等情况,加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审计力度,强调加强借.用.管.还全流程审计,促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提高债券资金使用效益,更好发挥专项债在提升积极财政政策效能.扩大有效投资方面的积极作用,切实扛起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政治责任。

五、内部审计。

为了适应新时期内部审计的发展要求,进一步增强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在内部审计准则体系中的统领性和指导性,更好发挥内部审计基本准则的作用,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组织修订了《第1101号——内部审计基本准则》,自2023年7月1日起施行。内部审计质量评估是保证和改进内部审计职能总体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内部审计质量评估是提升内部审计公信力的重要方式,是内部审计职业日益成熟的标志。为有效指导和规范内部审计质量评估工作,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依据《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内部审计质量评估实践,制定了《内部审计质量评估团体标准》(编号为T/CIIAS 0001—2023)。该标准现已经协会团体标准工作委员会审查通过,并提交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于2023年12月14日发布,自2024年1月1日起实施。

六、ESG审计。

2023年8月,国务院国资委办公厅向中央企业和地方国资下发《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专项报告编制研究》课题成果,包含《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专项报告参考指标体系》和《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专项报告参考模板》,推动加快建立统一的ESG信息披露标准,助力构建中国特色ESG体系。2023年9月,证监会表示正在指导沪深证券交易所研究起草《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披露指引》,促进本土化ESG体系发展。随着ESG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对合法性和效益性的追求促使企业ESG报告披露比率不断上升,引入第三方审计力量能够显著提高企业ESG信息质量。ESG审计从环境.社会和治理三方面识别组织潜在风险,对提高ESG信息披露质量,加强企业ESG治理,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七、研究型审计。

审计署侯凯审计长指出,要坚决做实研究型审计,把研究贯穿审计工作始终,立足经济监督定位,系统深入开展研究型审计。他强调,研究型审计要把立项当课题研究、把问题当课题研究、把审计建议当课题研究。2023年1月12日,全国审计工作会议再次提出,坚持走研究型审计之路,以高质量的审计成果为党中央治国理政提供决策参考,以高质量监督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切实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2023年5月23日下午,二十届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指出,做实研究型审计,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打造经济监督的‘特种部队’;做好与其他监督的贯通协同,形成监督合力。

培训资料网盘下载
结业记录查询
培训一卡通
培训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