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力度更大。延续实施涉及科技、就业创业、医疗、教育等11项税费优惠政策,扩大部分已有政策的优惠力度,并且要及早推出一些新的政策举措。二是精准发力。聚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小微企业纾困和科技创新,研究出台精准帮扶措施。三是协同施策。注重减税降费政策与其他积极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的协同联动,握指成拳,形成纾困发展合力。
“减税降费表面来看是收入在减少,但实质上换来了经济增长和后续财政收入的增加。”许宏才表示。
进一步扩大直达资金范围
建立财政直达机制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财政管理工作的重大创新。2021年,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常态化实施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并扩大范围。“所谓常态化,是指在2020年特定时期实施的政策基础上,我们把它调整为常态化实施,并且扩大范围。”许宏才说,从去年全年运行的情况来看,财政直达机制发挥了“一竿子插到底”优势,实现了管理效能和资金效益“双提升”。
资金下达坐上了“直通车”,直达基层、直接惠企利民,在途时间大大减少。从去年直达资金监控系统反馈情况看,大部分地方用了10天左右的时间完成了资金分配,比一般的资金或者和中央其他的非直达转移支付资金相比要快。从年底统计直达资金支出进度来看,直达资金全年支出进度明显高于一般预算资金。
直达资金还呈现出投向准的特点。2021年2.8万亿元直达资金实际形成支出2.67万亿元,主要用于精准支持基层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和保工资、保运转等方面。据不完全统计,用于养老、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基本住房等基本民生方面的支出近2万亿元,直接用于就业方面的支出超过510亿元,相关直接惠企支出累计超过6000亿元,惠及各类市场主体166万余家,精准滴灌效果明显。
“今年财政部将认真总结已有的经验做法,进一步扩大直达资金范围,完善直达资金管理制度,强化资金监管,确保直达资金规范安全高效使用,更好地发挥作用,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许宏才表示。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曾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