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与会计信息化
来源:
|
作者:liqiwang
|
发布时间: 2020-06-16
|
11396 次浏览
|
分享到:
原创 王聪 建会投融荟CASC 编辑|周芳菱、宋桂贤
作者单位|中建一局集团第五建筑有限公司
大数据在会计信息化领域的应用有效的推动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不仅为其提供了资源共享平台,还降低了成本提升了经济效益。但同时也给会计信息化带来了一些新的挑战和风险,例如,共享平台的创建不及时、不充分;相关标准与制度不完善;会计信息安全性不够;具有相关专业能力的人员不足等,均阻碍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因此,只有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够确保会计信息化不断健康发展。
在大数据的背景下,想要很好的推进会计信息化的建设工作,就必须了解人才的重要性,人才是关键。目前,我国对于计算机和会计知识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十分匮乏,这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障碍。所以,我国当务之急就应该培养高素质人才。可通过以下途径进行:第一,进行会计教学改革。将我国当前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重新规范和设计,将信息化的理念渗透到课程体系中,使得学生在学习时就认识到信息化的重要性;第二,建立综合性的实践教学平台。该平台主要偏向会计信息化方向,培养出的会计人才不仅在知识储备方面具有较高素质,同时在工作能力中也有较高的水平,能够源源不断地为社会提供高素质会计人才;第三,加强在职教育。我国会计在职员工中有较大的一部分在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上都有所欠缺,应结合继续教育、交流培训以及实践锻炼等方式进行员工的在职教育,从而培养出专业性强、业务水平高的实用性会计信息化高素质人才;第四,培养会计信息化高端人才。高端人才对于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十分重要,应广泛的发掘、储备人才,整合国内会计信息化的研究力量,同时对人才的选拔与评价制度进行完善。此外,还可通过建立“智库”的方式,为我国会计信息化的建设提供优秀的高素质人才,从而推动会计信息化的发挥。
在大数据的背景下,会计的工作模式已经完全不同于传统的工作模式,其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要求也较高。大数据背景下的会计从业人员不仅要学习会计方面的专业知识,还要学习关于计算机相关的技术,以及要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但目前会计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我国应培养会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为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打下基础。可对会计从业人员进行定期的专业知识和计算机操作技能的培训,不断提高其业务能力和操作水平。此外,在大数据背景下,会计人员更应主动的提高自身的素质,使自身不断得到提高与进步,最终将自己打造成为具有高素质的会计从业人员。
四、总结
大数据已应用到人们工作和学习的各方面,也给会计信息化带来了许多新的发展机遇,大大推动了会计信息化的持续健康发展。大数据背景下的会计信息化,完全区别于传统的会计工作的模式,建立了一种新型的会计工作模式,该工作模式主要以大数据为依托。但大数据给会计信息化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挑战和风险,例如共享平台的创建不及时、不充分;相关标准与制度不完善;安全性的保障力度不够;专业人员不足等,这些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会计信息化的进程。因此,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上述风险显得十分必要,同时企业也应主动规范风险,运用合理的方法使大数据背景下的会计信息化不断健康持续发展。